
直播落幕,感动未散。同学们纷纷执笔抒怀,将观礼时的澎湃心绪、对历史的深切敬畏、对未来的使命担当,一字一句地融入笔墨之中。接下来,让我们透过这些真挚的文字,聆听应用技术学院学子的心声,共同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汲取迈向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80年前,山河破碎,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换来今日和平。如今,阅兵场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都彰显着祖国日益强大的实力,展现着中国军人的飒爽风采。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崛起。历史不容忘却,和平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史为鉴,从先辈们的抗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在求学路上刻苦钻研,在成长途中勇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应用技术学院团总支团务部负责人 刘昌乐
“青年以热血赴使命,国家靠青年拓新程;青春用实干显担当,民族凭青春谱华章。”
这句铿锵的话语,在观看阅兵盛典时,不断在我心中回响。徒步方队步伐铿锵,装备方队彰显实力,空中梯队气势如虹,这不仅是中国军人过硬作风的生动展现,更传递出中华民族“不惧挑战、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新时代的我们,当以受阅将士为标杆,丢掉“畏难”的怯懦,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直面学业与生活中的难题,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锤炼意志、增长本领;同时,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毅力深耕专业领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奋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智慧与活力。
——应用技术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执行主席 詹子怡
当晨曦为天安门广场镀上金边,当礼炮声在长安街震荡出八十年的回响,九三阅兵的壮阔画卷在眼前铺展时,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胸腔里涌动的不仅是热血,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
徒步方队的正步踏碎晨露,靴底与地面撞击的声响,恰似历史的鼓点——那是平型关的烽火、台儿庄的硝烟凝结成的铿锵。受阅将士的钢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折射出的不仅是军容的严整,更是一个民族从沉沦中站起的脊梁。当铁甲洪流驶过广场,新型导弹如利剑指苍穹,无人机梯队划出银白航迹,这些国之重器不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先辈“落后就要挨打”的呐喊淬炼成的底气,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誓言具象化的力量。
八十年风云激荡,从苦难走向辉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当以史为鉴,把阅兵式上感受到的震撼,化为书桌前的专注、创新时的勇气,让个人的成长轨迹与民族复兴的征程同频共振——这,便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对和平最坚定的守护。
——202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二班班长 常家铭
9月3日的阅兵仪式,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天安门广场徐徐展开,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战旗方队中,那一面面猎猎作响的战旗,承载着无数先烈的热血与荣耀,“平型关战斗模范连”“狼牙山五壮士连”等,每一个名字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抗战精神代代传承。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新质兵种的首次亮相,以及“东风-5C”核导弹等先进装备的震撼登场,彰显了我国国防实力的飞跃,这些100%国产且超半数首次亮相的装备,是我国科技进步与军事强大的有力证明。
这场阅兵,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豪迈宣誓。它激励着我们新一代青年,要铭记历史,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202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一班学习委员兼心理委员 孙姿涵
长安街上,铁流滚滚震撼人心;天安门前,旗帜猎猎鼓舞人心。观看阅兵仪式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时空,听见了历史深处传来的呐喊——那是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而战的嘶吼,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之声。受阅方阵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每一步都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告慰,每一个动作都是对和平的庄严承诺。
这场阅兵,不只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场跨越80年的历史对话。老兵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枚都承载着80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斗争记忆;现代化装备缓缓驶过,每一件都彰显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能力。
当和平鸽振翅高飞时,我忽然读懂了纪念的意义:铭记历史,从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在铭记中更加珍视当下的和平。这场阅兵让我们重温了战争的残酷与苦难,更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和平的珍贵与来之不易。如今的中国,正以强大的国防力量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果实,也在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着中国力量。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25级学生 何淼
今日,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观看阅兵盛典。三军将士步伐铿锵如惊雷,新型装备列阵前行似长城,战机翱翔划破长空若利剑,每一个画面都在诉说着大国崛起的自信,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力量。观看结束后,有人惊叹于装备现代化的精良,感慨科技强军带来的辉煌成就;有人被官兵们眼中的坚毅与执着深深震撼;更多人像我一样,在热血沸腾之余陷入沉思——我们这一代青年,该以怎样的姿态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扛起这份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阅兵场上那一身身铮铮傲骨,实则是无数幕后英雄日夜拼搏的缩影。正如同学们所言:“荣光属于过去,奋斗属于未来。”这场阅兵不仅是一次国威军威的展示,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我们深刻理解:强国必先强军,而强军之基,在于科技自立与人才辈出。身为青年学子,自当以铁血军魂砺志,将爱国情怀熔铸于日常。或潜心学术攻坚克难,或投身实践服务社会,用青春的热情与汗水,淬炼出助力强国的利刃。愿与所有同龄人共勉:今日,我们为受阅方阵欢呼喝彩;明日,我们必将成为复兴路上最坚定、最铿锵的力量!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25级学生 赵馥嘉
荧屏之中,钢铁洪流沿着长安街整齐驶过,每一辆装备都闪烁着冷峻的光芒,天际间,战机梯队呼啸而过,在蓝天下划出壮美的航迹。这场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直观呈现,更是中华民族意志的磅礴宣言。
然而,最让我触动的不是那些尖端武器,而是受阅官兵眼中那如火炬般的坚定。他们迈着铿锵的步伐走过,每一步都在诉说着无声的誓言——他们守护的从来不是抽象的“国家”二字,而是千家万户的袅袅炊烟,是每一个普通人安稳幸福的生活。当不同的装备方阵在长安街上交相辉映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国家用科技铸就坚固盾牌,用坚定信念凝聚起长城般力量的生动图景。
这场阅兵,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什么是发自内心的民族自信。这源于祖国持续发展的硬实力,也源于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软实力,二者的完美融合,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愈发从容坚定。我们既是这场盛世的见证者,更应该是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者。愿祖国永远海晏河清,愿人民始终时和岁丰,愿这片土地永远国泰民安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25级学生 张冬雪
从 80 年前的浴血抗争到如今的盛世繁华,从学子笔下的深切感悟到心中的使命传承,纪念大会的余温仍在激荡。本期推送虽已接近尾声,但铭记历史、勇担使命的征程永不止步。期待每一位青年都能带着这份热血与信念,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勇敢向前,用青春与奋斗,为祖国的明天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文字编辑:张馨
审核校对:石丽芬 郭宇剑 邬晶新 陈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