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院新闻 > 文章页

中山抗“疫”行,教学展风采系列报道--口腔医学院

发稿单位:教务部   发布时间:2022-04-11 12:17

面对疫情,全校师生因“疫”而坚,迎“疫”而进,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和学校战“疫”的部署安排,坚守育人初心,积极行动起来。为应对疫情,实现"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口腔医学院胡书海院长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线上教学工作。全体教师守初心、担使命,一手抓疫情防控不动摇,一手抓在线教学不放松,多措并举做好战"疫"期间的教学工作,每一位教师用实际行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本学期共有《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材料学》5门理论课、及4门实验课的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全体教师克服各种困难、精心准备,有序地开展了线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智慧树、优课联盟等国内大型中文慕课平台,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室录播平台、腾讯课堂、钉钉会议、QQ群课堂等方式,搭建起了广阔的在线教学平台,将分布在五湖四海的学生和老师连接在了一起。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而今这个阵地从教室挪到了线上,我们的老师也积极行动起来了,迅速转变思路,更新技术,积极参加各种线上培训,认真备案,涌现出了一批战“疫”线上教学典型代表,他们的做法、他们的风采值得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工作者在战“疫”斗争中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一、不断丰富线上资源,保障教学运行

教研室在线上教学的准备与运行过程中,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大学MOOC为基础,积极补充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合力保障课程教学资源。






二、自学与培训相结合,不断高线上授课能力

老师们通过参加学校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的方式熟悉教学平台的使用,教研室还通过线上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教学任务分配等,有效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姜龙老师在《口腔材料学》开课前针对性的提出大家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用一封家书的口吻介绍了课程设置初衷、教学目标、教学风格、任课教师基本情况、疫情期间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安排、考核方式等。通过这封书信,告诉大家这门课在生活中的有用性,谈论了自己对于特殊教学方式的想法和期待,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心态变化。借助这样方式进一步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


《口腔修复学》的臧雅然老师和张磊老师汇集同学们在使用网络资源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图文并茂的提供一份MOOC使用说明书《慕课学习平台操作指南》。有了这份锦囊,就可以有效压缩课堂中有关平台使用的时间,让教学节奏更紧凑。




《牙体牙髓病学》的杨雪老师,将每一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各个知识点对应的学习要求都在开课前告诉同学们,让大家在听课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习。同学们反馈拿到课程要求后再上课感觉轻松了很多。




季秋实老师在《美容口腔》开始MOOC内容学习后,和同学们同步观看学习视频,然后展开两个层次的互动。一方面文字、语音或视频随机私聊上课的同学跟进学习内容,随时解答问题,截图优秀课堂笔记分享到群中供同学们参考;另一方面在群内根据课程进度及时推出课程内容总结和讨论题,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感到老师一直都在身边,减少网络学习中同步感差的负面影响。


《口腔颌面外科》的那日苏老师特意结合自身的专业,以及这次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这部实践教材,对学生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自然教育,涵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忠诚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生命观。对于这次特殊时期的教育方式,口腔医学院的师生都觉得自己受到了一次特殊的教育,特殊的思想洗礼。


疫情重如山,求学永不止;停课不停学,混合来教学;不忘教育心,无悔育才路。疫情当前,岁寒情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口腔医学院全体教师戮力同心,认真作为,争做学生的最美“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

责任编辑:刘大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