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创新 > 正文

我校与西岗区建设小学开展“科技助苗·美育浸润”教联体共建活动

  • 发稿单位:计算机工程学院
  • 发布时间:2025-03-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校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优势,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共享,推动高校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区科协的指导下,3月19日,我校与西岗区建设小学共同开展了“科技助苗·美育浸润”教联体共建活动。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许鹏、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冬槐、区科协副主席杨雪然、建设小学校长马久郁出席活动,我校科研部、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及建设小学教师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两校系统回顾了前期共建合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总结了“科普进校园”活动取得的成效,参会领导围绕“科技赋能教育”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许鹏副处长对我校与建设小学的合作给予了肯定,期望双方能够扎实开展工作,切实将高校科技资源转化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市校协同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孙冬槐副局长赞赏我校在促进高校资源向基础教育辐射方面的创新实践,期望双方以教联体为纽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师联合培养、课程资源共建、实践基地共建等工作,形成可复制的教育创新样本。

杨雪然副主席肯定了我校在科技教育普及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示科协将全力支持校际科普资源对接,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建设小学马久郁校长在致辞中对我校主动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表示感谢,表示未来将与我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深化“科技助苗”和“美育浸润”实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科研部王登洲部长表示,服务基础教育发展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我校将充分发挥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作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我校计算机工程学院刘硕院长表示,学院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选派优秀教师和科研团队参与实践基地共建和科技课程开发。

undefined

随后,王登洲为建设小学全体教师带来了题为《教育智变:认知、赋能与远航》的讲座。他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技术特点、大语言模型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提示词工程”如何助力课堂高阶思维培养,强调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师”转型,实现“师、生、机融合”的个性化教学。

undefined

讲座结束后,双方开展了美育科技融合交流和实验室共建洽谈。两校教师围绕辽宁省美育浸润项目,就如何将美育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新美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进行了交流,并计划通过开展“Ai+美术”主题课程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美育体验。同时,两校教师探讨了如何将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技术等高校课程资源融入小学科学教育体系,就建立校际联合实践基地达成了初步共识。

undefined

本次教联体共建活动为两校搭建了深度合作的桥梁,推动了前沿科技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为高等教育赋能基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未来,我校将继续秉持“聚焦发展、服务振兴、创新驱动、统筹兼顾、市校协同、共建共享”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与西岗区建设小学在科技教育、师资培养、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硕

审核校对:任芳、刘硕、王登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