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公布了2025年度基本科研项目立项结果,我校申报的科研项目共有15项成功获批立项,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立项数量和覆盖范围均实现新的突破。

此次获批项目包括“智慧养老与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1项,“数字孪生与边缘智能协同架构下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创新团队”等创新团队项目2项,“社区护士主导的高危妊娠分层干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等自主选题项目12项。

其中自然科学类项目共10项,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涉及智慧医疗工程、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工程结构优化等热点研究方向;人文社科类项目5项,关注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项目充分依托我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紧密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应用导向特色,充分体现了学科专业建设对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撑。
这一喜人成果的取得,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研强校战略,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在制度建设方面,近年来累计制定、修订了《科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8项,形成了完善的科研工作全流程管理体系。在项目培育方面,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实现持续增长,近三年累计获批科研项目122项,年均增长率达28%,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平台团队建设方面,成功立项多项省教育厅科研平台建设项目,新增加入各类学会协会,累计达到十余个。2025年学校成立校科学技术协会,并加入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宽。在有组织科研方面,学校出台有组织科研实施方案、科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组建13个校级科研团队,科研组织化水平显著提升。在科研培训方面,构建科研工作坊机制,科研培训数量、质量不断提升,不断为教师科研能力提高赋能。在经费保障方面,科研奖励投入持续大幅增长,为科研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社会服务方面,积极参与市校协同、科技助苗行动,与市教育局、市科协等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充分彰显了我校的社会责任担当。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规划,离不开全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创新,潜心钻研、勇攀高峰。全校上下聚焦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动服务区域发展格局,合力攻坚,推进学校科研工作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此次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的成功获批,不仅是对我校“十四五”期间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更为“十五五”科研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校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此次项目获批为新起点,继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强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学校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努力产出更多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辽宁全面振兴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焦雪、王登洲
审核校对:焦雪、王登洲、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