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夏季防溺水 安全伴我行

时间:2025-07-12

夏季到来,气温持续飙升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防溺水安全知识请一定要牢记


预防篇

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人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自救篇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示范篇


误区篇

防溺水认知误区需注意:

1.误区一: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就不会发生溺水危险,其实这是错误的。即使是游泳高手,在遇到抽筋、体力不支、水下环境复杂(如遇到暗流、漩涡、水草缠绕等)时,也可能溺水。

2.误区二:游泳圈能保证安全:游泳圈只是一种辅助游泳的工具,不能等同于专业的救生设备。游泳圈可能会因为质量问题、充气不足、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失去浮力,无法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3.误区三:溺水者会大声呼救:在溺水时,人会因为紧张和恐惧,导致呼吸急促,很难发出大声的呼救声。而且,溺水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沉入水中,没有时间呼救。所以,当看到有人在水中姿势异常、表情痛苦时,即使没有听到呼救声,也要警惕是否发生了溺水。

4.误区四:手拉手可以救溺水者:手拉手救人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当一个人去拉溺水者时,很容易因为溺水者的挣扎和自身力量不足而被拉入水中,导致更多人溺水。如果要救人,应该使用正确的救援工具和方法。

5.误区五:溺水者上岸后就安全了: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并不意味着危险已经解除。溺水可能导致呼吸道堵塞、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后果,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应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6. 误区六:在浅水区游泳不会溺水:浅水区同样存在溺水风险。即使水不深,如果孩子在水中滑倒、呛水,或者遇到水底有青苔、淤泥导致滑倒等情况,也可能发生溺水。而且,浅水区的安全往往容易被忽视,家长和孩子可能会放松警惕。

戏水虽欢,生命无价,筑牢防溺安全网,共护美好时光。

撰稿:暴博群

编辑:韩宇豪

审核校对:阎格、任芳、刘硕

版权所有:计算机工程学院-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辽ICP备12003742号-1